春节回家,我终于搞明白为什么智能电视不待见老年人
2025-10-23 08:45:57家中那台智能电视是我两年前专门买给爷爷奶奶看的,当问及他们电视满不满意时,他们都表现不太会用的尴尬,对于付费的节目更是无从下手,这时候我才意识到,即使他们有这个消费能力和意愿,也未必能够顺利地完成消费,因为还有网络支付工具阻断了他们的转化,现实情况是,很多老年人能够使用聊天工具就已经很难得,而让他们熟练使用移动支付,更是难上加难。
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了以互联网思维来判断一个事物的好与不好,大多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角度分析问题,因为互联网模式讲究的用户、流量以及场景都是以年轻人为样本,这些人群接受能力强、转化率高、消费能力强,所以有了用户就有了流量,有了流量自然就能带来高转化率,这一套模式应用在年轻人身上可谓百试不爽,但从商业角度来分析,老年人的确不是一门好生意,他们不具备年轻人所拥有的消费力,也就丧失了所谓的流量价值。
简单来说就是,你虽然是我的用户,但你不能为我创造收益,你的需求不值得我重视。
没错,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。
所以在电视机厂看来,虽然用户是以老年人居多,但真正能够带来消费转化的还是年轻人,甚至儿童的消费力都远高于老年人,当看到一个喜欢的动画片,儿童都会乞求父母付费观看,但老年人如果遇上一个自己想看的节目,基本上不可能求助子女帮忙付费,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,老年人的电视购买力也已经转移到了年轻人身上,看电视的不买电视,买电视的不看电视造成了消费和需求的不对称。
这也能很好地解释,为什么这么显而易见的用户痛点,整个行业都保持着视而不见的默契。
没有消费,就意味着再大的流量都是无用的;没有转化,就意味着再好的用户体验都是徒劳;没有为平台创造价值的用户,他们的需求就是伪需求。
所以要让电视机厂照顾老年人的需求,从本质上来讲也许只是一个美好的空想,他们更愿意讨好具备购买力的年轻人,哪怕这个人群只有1%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